1. 武夷山茶藝學院
武夷山的高級評茶師,在武夷茶界貢獻很大,其中包括主持制作了2004、2006兩次武夷巖茶國家標準樣品,這一規(guī)范從色香味去分析,將武夷茶種分五大類:大紅袍、肉桂、水仙、名樅、奇種。諸多實物標準,花了整整兩年時間才定下來。
2、陳德華
拼配大紅袍之父,從事武夷巖茶名從品種的研究長達40余年,尤其是對大紅袍的剪枝繁育和制作技藝做出了巨大貢獻。1985年,陳德華在任茶科所所長的時候,憑借對大紅袍品質的準確把握,組織科研組,用肉桂、水仙等優(yōu)質武夷巖茶和純種大紅袍拼配出來的“大紅袍”,香氣、湯色、口感俱佳,巖韻感極強,很快就得到消費者的認可。1985年9月第一款商品大紅袍上市,15克煙盒式包裝的大紅袍就這樣誕生了。
3、蘇炳溪
年齡最大的傳承者,建國初,馬頭、磊石、天游、品石五茶廠拼為一個初級社。那年頭春蘇炳溪被委以五廠巡視員,總管巖茶采制,白天上山,晚上輪流到各廠察看?,F(xiàn)在與兒子蘇德發(fā)辦“大坑口茶廠”。蘇炳溪一做就是70年,2006年6月,他被評為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巖茶制作傳承人之一。
2. 福建武夷山茶藝學校
2022年第十六屆海峽兩岸茶葉博覽預計會于2022年11月1在武夷山茶旅小鎮(zhèn)會展中心召開。簡稱“2022武夷山茶博會”。
此次茶博會由深圳市茶文化促進會、深圳市華臣實業(yè)有限公司主辦,茶閱全媒體,好茶倉新零售、倉儲協(xié)辦。目的是通過通過積極探索“引進來,走出去”相結合的市場發(fā)展模式,推動武夷山茶發(fā)展的過程中大力支持海峽兩岸茶葉,以茶為媒助力武夷茶走向世界。
3. 武夷山茶學院屬于幾本
200萬平方米。
武夷學院(Wuyi University),簡稱“武院”,位于海峽西岸經濟區(qū)綠色腹地,坐落在“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”——武夷山,是教育部于2007年3月19日批準設立的公辦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,全國第二批深化創(chuàng)新創(chuàng)業(yè)教育改革示范高校。
截至2021年3月,校園占地面積3000畝,現(xiàn)有校舍建筑面積45.8萬平方米;設有茶與食品學院、生態(tài)與資源工程學院、藝術學院、旅游學院等15個學院(部);43個本科專業(yè),涵蓋經濟學、教育學、文學、理學、工學、農學、管理學、藝術學等學科門類;共有教職員工1000余人,專任教師780余人;現(xiàn)有全日制在校生約1.5余萬人。
4. 武夷學院茶山介紹
武夷奇紅是全發(fā)酵紅茶,主要出產于武夷山市星村鎮(zhèn)桐木關一帶,是世界上最早出現(xiàn)的紅茶,亦稱“紅茶鼻祖”,迄今已有400多年歷史。
武夷山桐木關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紅茶的地方,桐木村位于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(qū)與世界文化自然雙遺產地的核心區(qū),被譽為“世界生物之窗”。茶山、竹山、木林及各類動物、昆蟲形成了一個完整的生態(tài)體系,優(yōu)越的自然氣候和地理環(huán)境為武夷紅茶創(chuàng)造了得天獨厚的生態(tài)條件,培育了品質卓越的武夷紅茶。
5. 武夷山茶藝學院官網
1 可以考慮2 因為武夷山祭茶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文化活動,而喊山文案則是現(xiàn)代營銷手段的一種,將二者結合起來可以在傳承文化的同時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參與。3 如果想要讓武夷山祭茶更加具有現(xiàn)代感和時尚性,喊山文案可以成為一種新的嘗試和探索,也可以通過喊山的方式來傳達武夷山祭茶的歷史淵源和文化內涵,從而吸引更多人的關注和興趣。